|
![]() |
||||
![]() |
|||||
![]() |
|||||
“阅读推广,扫码听书”(2020年第19期):「新语听书」颠覆认知的烧脑神书,承认自己的无知有多重要? |
![]() |
||||
发布日期:2020-05-12 11:36:45 浏览次数:
新语听书第130期图1.webp
在人类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 大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大约12000年前的“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 以及大约500年前的“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在整整200万年时间里,人类一直就只是一种弱小、边缘的生物。 虽然人类已经有了锋利的石器,却还是得一直害怕肉食动物的威胁,他们主要靠采集植物、挖找昆虫、追杀小动物为生。 直到大约80万年前,一部分人种掌握了火的使用。 “用火”让人与其他动物之间首次有了明显的不同,人类不仅用火当作可靠的光源和热源,还可以借此和狮子一较高低。 他们可以选择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放出一把火来,并不受身体的形式、结构或力量所限。 就算是个柔弱的女子,只要有一块燧石能敲出火花,或是有根火棍能够摩擦起火,就能在几个小时内毁掉整片森林。 火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人类开始能够烹饪。 像小麦、水稻、马铃薯这些原本无法为人类所消化吸收的食物,因为有了烹饪技术,而成为了我们的主食。 经过烹调的食物,原本携带的病菌和寄生虫也会被杀死。 虽然用火已经带来许多优势,但人类仍然不过是种边缘生物。 这时的人类能够把狮子吓走,能在寒冷的夜晚生火取暖,偶尔还能点一把火把森林给烧了。 但就算把所有人种全部加在一起,从印度尼西亚群岛到伊比利亚半岛,所有的人数加起来仍然不足百万,这对整体生态来说根本微不足道。 那么究竟智人胜出的秘诀是什么? 目前最可能的答案是: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 大约在七万年前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 这就是使人类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的“认知革命”。 智人的语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语言。 每种动物都有着自己的沟通方式,能够告知彼此食物所在。 但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能吸收、储存和传达更大的信息量。 例如:青猴能够向同伴大叫:“小心!有狮子!” 但现代人能够告诉朋友,今天上午,在附近的河湾,她看到有一群狮子正在跟踪一群野牛。 因为有了这项能力,让智人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正因如此,才会是智人打败其他物种,最终称霸世界。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为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农业革命”。 一开始,他们可能待上大约4个星期来收获小麦。 等到过了一个世代,小麦数量和面积大增,于是他们得待上5个星期、6个星期,最后终于形成永久的村落。 随着越来越多的心力和时间都用来种植谷物,采集和狩猎的时间也就被挤压。 于是,采集者逐渐变成了农民。 从日升到日落,人类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一心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水果、谷物和肉类。 但事实上,我们过上更轻松愉快的生活了吗? 随着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粮食供给增加,人口也开始增长,于是耕种面积又得加大。 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 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时时刻刻都得为未来担忧。 在夏天,满怀忧虑的农民像工蚁一样疯狂工作,这样到了冬天甚至明年,他就能吃到今天想吃的食物。 丰收的时候,农民可能会在收成结束后的晚上欢庆一场,慰劳这段时间的辛劳,但顶多一星期后就又会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研究人员对古代骨骼进行研究发现,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 随着时间过去,种麦子这个原本看来划算的选择,却变成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人类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自认知革命之后,人类就很希望能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的祖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能找出支配自然界的法则。 但在科学革命之前,多数人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 他们觉得黄金时代属于过去,整个世界只会停滞甚至恶化。 直到距今500多年前,人类开始承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无知,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 于是,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在16世纪前,从没有人绕地球航行一周。一直要到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历经72000公里的旅程,耗时三年,完成了环球壮举。 在公元1500年,人类还被局限在地面上。到了1969年,人类才成功登陆月球。 在这之前的几千年间,我们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能量间的转换,所以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靠的都是肌肉的力量。 大约在1700年左右,英国率先吹响了工业革命进击的号角,蒸汽机诞生,工业革命正式开始。 人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830年,全球第一条商业铁路在英国启用,从此之后,人类就深深着迷于如何使用机器和引擎转换各种能量。 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种种能源和原料,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的支柱。过去只能靠肌肉力量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都由机器接手,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爆炸性的发展。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如今,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经济呈现指数增长。 未来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人工智能是否会脱离控制?敬请收听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烧脑力作《人类简史》。 新语听书第130期图2.webp 衡阳市图书馆人类简史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分类:最新上线 新语数字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衡阳市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衡阳市图书馆阅读推广 2020年5月12日】
附注:衡阳市图书馆有效注册读者可以使用读者自己的个人中心账号和密码成功登录新语数字图书馆,畅享更多听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