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图书馆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13-03-21 18:08:27  浏览次数:

 

民国六年(1917年)冬,左全孝、曾邦彦、杨承曾、黄嘉乐、肖鲤祥等发起倡议筹建“衡阳县公立图书馆”,筹集一笔款项,将衡阳府署模范小学校址改建成图书馆馆舍,于民国八年(1919)秋馆舍落成,民国十年(1921)元月对外开馆。推举曾邦彦任馆长,办馆经费由“劝学所”调拨小学国文会考费每月20串钱支持,民国十年(1921),分得石鼓书院学租380石。经省会议决定,将石鼓书院学租田赋余利十成之六作为图书馆的常年开支,初步解决了图书馆的经费问题。
民国十二年(1923)三月,馆长曾邦彦参照北京图书馆例,组织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聘请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34人任会员。民国十五年(1926)又将管理委员会改组成保管委员会。次年该会解散,图书馆归教育局管理。民国十八年(1929)十二月五日,成立衡阳县民众图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推举周盛丙、谢彬、唐绍陶、仇鲲、曾恕为建设委员,唐绍陶为常务,周盛丙主管建馆工程,在县署左侧兴建馆舍1100平方米,民国二十一年(1932)竣工,费金1.4万余元,10月2日对外开放,更名为“衡阳图书馆”,时有藏书3200余部,分经、史、子、集、小说、杂志、报纸七大类。藏书中有谢炎宣捐赠的《古今图书集成》、罗开轩捐赠的《大英百科全书》。图书馆定编6人,另有县志编辑委员会4人,合署办公。馆内开设阅报室、阅书室、研究室、儿童阅览室。编辑出版《衡阳图书馆通俗报》,补刻《船山遗书》,编纂《衡阳教育概览》。民国二十二年(1933)三月举行了衡阳图书馆落成典礼,著名书法家曾熙题写馆名。衡阳县政府在图书馆内另设民众教育馆,曾恕为馆长,实际上是一馆两块牌子而已。
民国二十六年(1937),著名书画家、教育教姚尊任馆长(兼县志馆长),编印《衡阳县志》、《衡阳文献》,举办地方文献展览。
民国三十一年(1942),衡阳设市,实行市县分治,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图书馆划归市有,县民不服,以衡阳县图书馆创建所有经费、图书均以全县人力,经十余年的发展才有如此规模,拒不移交。省政府遂将衡阳图书馆改为省立,仍设在衡阳市区,并派省财政厅、教育厅和教育会职员前往衡阳接收。此时,馆藏图书达2万余册。民国三十三年(1944),衡阳沦陷,图书馆被炸,藏书受损,仅存藏书2000余册。图书馆迁至衡阳县板桥。光复后图书馆迁回,馆舍设在私立陶淑小学,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二十三日恢复对外开放,由市县政府共管。
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市人民政府接管图书馆和民众教育管,成立衡阳人民文化宫,图书馆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馆址在学宫路市委机关大院内。1953年改称市文化馆图书室,1954年恢复市图书馆建制,1955年2月改名为“衡阳市船山图书馆”,馆址设岳屏公园内一所小学。定编6人,设采编组和阅藏组,同年4月10日对外开放。1958年,扩建一阅览室,有坐席100个,人员增至9人,增设辅导组,藏书达12万册,平均每天接待读者300人。1962年增设王船山纪念馆。1965年底,有工作人员18人,藏书14万册,持证读者5000余人,年借阅量10万册次。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衡阳市图书馆,撤销附设的王船山纪念馆,只开设一个马列主义学习室,其他业务活动全部停止。1969年冬并入市群众文化馆,1971年10月22日恢复建制,设行政组、阅藏组、辅导组、文物组四个部门,开设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室、综合外借室、报刊阅览室。1975年12月,馆址迁先锋路49号,占地面积6亩,建成馆舍800平方米。次年又在原三层馆舍上加盖一层,面积达1120平方米,总投资8万元。原市委办公楼作阅览室,面积为900平方米。1976年春节正式开放,时有职工17人、藏书44万册。1977年8月,衡阳市委将一栋面积95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拨给图书馆,经修缮,辟为马列毛著作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
1981年筹建新馆舍,计划国家投资30万元建阅览大楼。1985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工程造价240万元。1984年12月少儿组析出成立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986年两馆正式分家。1986年全馆定编55人,时有职工37人,藏书55万册,年购书费3万元,设借阅部、参考咨询部、辅导部、采编部、期刊部、办公室。1992年11月启动书库建设工程,国家投资70余万元,1996年书库竣工,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工程造价152万元。1998年,图书馆自筹资金购置计算机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ILAS),开通了采购、编目、流通三个子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2001年,购置20台计算机,成立多媒体阅览室。2006年底,馆舍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年拨经费180万元,藏书51万余册,有在职员工54人,书刊对外开架借阅,年均接待读者约20万人次。